当宋徽宗册封其为“云南节度使、大理国王”的消息传到段正严耳中时,这位年轻的国王无比激动。

这一年是1117年,也是大理国建立后的整整第180个年头,180年以来,这个统治着云南、缅北与黔西的地方政权,连续十二次上书宋朝皇帝,希望能得到中原王朝的正式承认。

此时,段家近两百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。不过对于缅北而言,这一天,只是他不断向中国靠拢的路上的,一个起点。

01

西南王朝

今日的缅甸是面积近6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大国,不过同印度类似,缅甸地区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间内,并非是一个统一的国家。

在“散装”缅甸当中,缅甸北部与东部的大片领土,又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从地理上来讲,缅北地区的掸邦高原是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,这一因素决定了在原始社会时期,能在云贵高原活跃的人群,自然也能成为缅北的主人。

在缅北历史上,第一个建立的成熟政权,就是受到唐朝册封的南诏国

公元八世纪,随着中原文化经成都传入云贵高原,生活在这里的“蛮族”逐渐开始向封建王朝转化。

随着汉化程度最深的皮罗阁统一六诏,一个控制着云南、贵州西部以及缅北等地的政权被建立了起来。

这个政权,便是作为唐朝藩属而存在的南诏国,南诏国虽然并非由汉族统治,但是汉化程度极深。

其官员制度与语言文化都自中原而来,同时也长期臣服于统一的唐王朝之下。

在中原王朝的保护之下,南诏国稳定地统治着包括缅北在内的,几乎整片云贵高原,而随着中原王朝的更替,南诏国也经历了一段历史更替。

公元937年是唐朝灭亡后的第31个年头,在唐朝灭亡后,割据西南的唐朝节度使以及南诏内部的大臣,煽动南诏内部势力。

南诏国进入了一段朝代更替频繁的时代,最终,随着南诏武将世家后代段思平的崛起。

南诏国的动乱最终被平定,段思平在获得南诏政权后,将国名改为大理国,其统治区域仍同过去类似,缅北此时,也同样属于广义上的中国的范围。

大理国的统治稳定而长久,此时,西方的宋朝因长期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峙,无力将影响力完全扩展到西南地区。

不过汉化程度极深的段氏政权,一方面尽力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地位,而另一方面也尊崇宋朝为汉人正朔。

大理国在建立之后,段氏一直寻求宋朝的承认,起初,饱受异族烦扰的宋朝对这个西南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十分警惕。

宋朝皇帝一直担心同大理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,段氏会像辽与西夏那样,趁宋朝放松警惕,在西南边境挑起战事。

然而作为汉化程度最深的少数民族政权,段氏自始至终没有入侵中国的想法,反而一心希望获得中国皇帝的承认。

在大理国的多次请求之后,宋徽宗终于被其诚心感动,1117年,他册封段正严为“云南节度使、大理国王”,大理国自此终于加入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朝贡体系。

这次册封对于段正严而言是梦想成真,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,对于大理国与缅北而言,此时的他们,正站在命运的岔路上。

02

中原故土

宋朝并不是一个强盛的王朝,册封段正严后没多久,北宋就在靖康之难中一命呜呼。

不过南宋虽然只保住了宋朝的半壁江山,然而一心向往汉文化的大理国,从未想过背叛宋朝。

但是这种忠诚最终给大理国带来了灾难,在南宋与蒙古人的战争中,出于报复心理,元世祖忽必烈于1253年率大军征讨大理国。

并在战争胜利后将大理国故土改置为云南行中书省,由元朝中央直接管辖,自此,缅北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,由中国皇帝直接统治。

元朝灭亡之后,明朝完整地继承了元朝在西南地区的领土,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,原被认为不适于人类生存的缅甸南部,也逐渐出现了强大的王朝。

明朝末年,缅甸南部的东吁王朝基本统一了缅甸全境,为了继续扩张领土,时任缅王莽应龙开始出兵进攻明朝西南边境。

对于明朝而言,过去能稳定统治西南边境的基础,就是此地不存在强势的统一王国。

而如今东吁王朝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,对于明朝而言,奔赴千里之外,同这样一个政权作战来争夺一些不毛之地,是一件很不划算的事情

于是明朝皇帝在权衡之后,决定放弃云南边境的一些土地,并以此为缓冲区,而这些被放弃的大理国故土,便是今天的缅北地区。

在明朝退让之后,缅甸慑于中国的国力,也没有继续展开对云南的入侵,来自缅甸南部的缅王很清楚一件事。

这些明朝故地生活的居民,有着深厚的汉文化背景,如果想保持缅甸对这些地方的影响力,那么就一定要尊重天朝的权威。

缅甸国王对明朝的尊崇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,1661年,南明末代皇帝逃到了缅甸境内寻求帮助,东吁王朝的国王莽达冒着内部叛乱的风险,在清兵的威胁下力保永历皇帝。

然而莽达虽然击退了清军的进攻,却遭到其弟弟的毒手,新任缅王将永历皇帝交给了当时镇守云南的吴三桂。

而包庇明朝皇帝一事虽然令清廷不悦,但是也并没有对清缅关系产生根本性的影响。

不过明朝皇帝逃往缅甸境内,为日后的一些故事埋下了伏笔,缅北在历史上就是中国旧地。

虽然如今归属缅甸统治,但是因地理上的联系以及文化上的认同,此地对于来自中原的势力有着清晰的认知与强大的认同。

因此一旦中国出现变故,那么旧势力经由云南进入缅甸的事情,便有可能再次发生。

03

缅北割据

实际上在明清两代,中国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都极为有限

明清无法对西南地区实行有效统治的根本原因,在于此地距离中国核心区域较远,且地形复杂,人口分散。

不过这一困难同样限制了缅甸王朝对于缅北的统治,从地形上来讲,缅北在中国方向看是云贵高原的延伸。

可是对于以伊洛瓦底江流域为核心的缅甸南部政权看来,缅甸东北部的掸邦高原,就像是一座居高临下的墙壁,将缅甸与中国分隔开来。

在中国与缅甸边境的重重大山中,数千年来都生活着数不清的部落居

民,从地理上讲他们贴近缅甸,然而从文化上讲,他们又认同中国

当中国强盛时,他们更希望以天朝子民的身份加入中国;在缅甸强势期,他们则会因无人支持,而变为缅甸的属民。

即使进入近代,英国人通过多次英缅战争彻底吞并了整个缅甸,中缅边境居民这种若即若离的状态,英国人也感到无能为力。

而在英国人的统治下,缅北民族等待的不仅有缅甸有朝一日再获独立,还有来自中国的势力,能在未来的某一天重回缅北。

然而命运给缅北人开了一个玩笑,当漫长的英属时代结束之后,上述两件事情,居然同时降临到缅北民族头上。

1948年1月4日,缅甸脱离英国近百年的殖民统治,重新成立缅甸联邦共和国。

而就在同一时期,在解放战争中节节败退的国民党军队的一部分,借由云南败退入缅甸。

进入缅北的国民党残军虽然如同落水狗一般,但是对于缅北掸邦与克钦等地的居民而言,就是等待了数百年的天兵天将。

在缅北居民的支持下,国民党残军很快在缅北站稳了脚步,他们不仅以少胜多,多次击退缅甸政府军的围剿,还希望以缅北为基地,继续他们“反攻大陆”的梦想。

而在另一边,万般无奈的缅甸政府不得不求助于美国,希望他们出面调解,让败退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能“收了神通”,把割据缅北的残军都收回去。

为了照顾美国的面子,蒋介石思虑再三之后,撤回了绝大部分败退缅北的国民党残军,然而国民党部队在缅北的活跃,却激活了此地多个民族近千年来对于中国的天然亲近。

残军的离开并没有为缅甸政府带来统一,国民党在缅北的十几年里,为了将此地建设为“反共复国”的基地。

他们兴建军事学校,并武装了当地对汉文化颇有认同的土著居民,这批被国民党教育出来的人中,就包括金三角一代传奇毒枭坤沙、以及现如今缅甸内战主角彭德仁的父亲彭家声。

这些人物在国民党残军离去之后,顺利地接手了残军遗留下来的政治与军事遗产,虽然其战斗力不及国民党军队。

但是在依然处在前现代化的缅甸政府军面前,依然是难以战胜的存在

不过缅北独立势力毕竟不是受国际广泛承认的政权,因此如果缺乏后台支持,那么被更加强大的缅甸政府消灭,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。

正因为如此,在国民党离开之后,缅北分裂势力在抵抗缅甸政府的同时,也开始积极寻求,新中国的帮助。

尾声

当我们来到缅北街头,会发现此处的居民说汉语,写汉字,就连日常生活中,使用的都是来自中国的人民币。

然而在“小中华”背后,近年来缅北地区针对中国人的“电信诈骗”势力,也是愈发猖獗。

事实上针对中国人的有组织犯罪,并非是全部缅北武装集团的本意,然而当事情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,国民党残军在此地留下的烂摊子要负责,缅甸政府与缅北分裂势力的博弈,也是导致如今现状的重要原因。

THE END

本站部分文章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
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htmlbk.com/fun/315.html

温馨提示:该文档最后一次修改时间为2024-02-22 11:20:09,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!

TAG标签:缅甸